常听老人家说:「不要吃冰,吃冰会造成寒湿」以及「不要吃甜食,吃甜食容易生痰」吗?有些中医师开立药方之后,总是很热切地叮咛病患,要忌口,不准吃这个、不准吃那个,偏偏不能吃的食物却往往是最爱吃的食物,但为了自己的健康,也只好避忌不利于健康的饮食了。例如针对体质较虚寒难以受孕的妇女,总会叮嘱忌食冰品和偏寒性的食物,为了帮助受孕,忌口的确是需要的。
其实,中医针对人的不同体质与状况,分的十分详细,如同分子生物学中的Genotypes与Phenotypes一样。虽然中医分析体质,不像西医把人体的基因型与表现型分析的那幺细,但也有一套属于观察与实证的医学,来鉴定与判断病患的体质。
了解与判断病患的体质,除了对开方有很大的帮助之外,对于配伍与禁忌,就更能得心应手。毕竟,病患除了服药治疗之外,若能知道自己所属的体质,儘量减少与自己体质相互冲突的事情,即能趋吉避凶预防疾病,甚而延年益寿。
所谓「知己知彼,百战不殆。」由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,所需要注意的重点也不一样。有的人容易感冒,有的人手脚容易冰冷,有人虽然壮硕,但却容易得到心血管相关的疾病。症型与体质的确立,对于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十分重要!
北京中医药大学着名医家-王琦教授,针对人的相异特徵分为九种基本体质:
1. 平和体质吃得好,睡得好,性格开朗,社会和自然适应能力强。
2. 气虚体质容易患感冒,胃下垂,说话没劲,经常出虚汗,容易呼吸短促,经常疲乏无力。这种人一般性格内向,情绪不稳定,比较胆小,不爱冒险。
3. 湿热体质性格急躁易怒,脸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,容易生粉刺、疮疖,一开口就能闻到异味。这种人还容易大便黏滞不爽,小便发黄。
4. 阴虚体质经常感到手脚心发热,面颊潮红或偏红,皮肤乾燥,口乾舌燥,容易失眠,经常大便干结。这种人外向好动,但性情急躁。
5. 气郁体质一般比较瘦,经常闷闷不乐,无缘无故地歎气,容易心慌,容易失眠。现在这种体质的人却越来越多,可能与生活节奏快,压力大,人们容易情感压抑,情志不畅有关。该体质的人多是年轻人,而且女性明显多于男性。
6. 阳虚体质此种体质的人总是手脚发凉,不敢吃凉的东西,性格多沉静、内向。
7. 痰湿体质此种体质的人一般身体较胖。腹部鬆软较肥胖,皮肤出油,汗多,眼睛浮肿,容易困倦。性格温和稳重,善于忍耐。
8. 血瘀体质此种体质的人容易患上心脏病,刷牙时牙龈容易出血,眼睛经常有红丝,皮肤常乾燥、粗糙,常常出现疼痛,容易烦躁,健忘,性情急躁。
9. 特稟体质此种体质是过敏体质,比如花粉或某食物过敏等,在中医上这就被称为特稟体质,多是遗传所致。
基本上,这九种基本体质的描述十分贴近一般大众的体质证型,对于中医学中初步判定体质与处方大有助益。然而,当疾病日久衍生出所谓寒热混淆、阴阳夹杂的情况之下,就不是只有这九种情况可以分得出来的了!也就是说,一个病患也许有两到三个证型,如痰湿、阳虚、血瘀、特稟都展现在同一个人身上。如此一来,要如何下手,则是一个相当的难题!
针对此种情况,中医的「相生相剋」以及「轻重缓急」的判断就会派上用场了!在用药之初,要如何切入使药物在不同的体质身上产生理想的相生循环,是更为高深的议题,这也是中医与古代易学结合的重要思想,在中医尊称为经典的《黄帝内经》「素问」与「灵枢」中有详细的推论与叙述,于接下来的医学与易经,将进一步探讨这方面的问题。
延伸阅读王琦,《解密中国人的九种体质》,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。